投身创业的青春最任性
来源:中国青年网 加入时间:2015-05-14 07:53:37
纪念五四运动96周年“肩负时代新使命 传播青春正能量”系列评论⑨
五四青年节期间,李克强总理对青年创业的鼓励持续升温。5月4日当天,总理在给清华大学的“创客”学生回信中用410个字勉励青年创业。3天之后,他又来到了中关村创业大街,先后参观3w咖啡和联想之星创业培训大厦。之前,在今年两会上,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“双引擎”之一。
为什么总理如此关心“创客”?他常讲一句话:“只有他们有希望有期待,国家才会有未来。”的确,青年创业更多关注新产业,电子商务、手机APP、文化产业……年轻人有热情、有技术,而新常态下的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不仅给了许多年轻人追梦的机会,也无疑将为社会经济注入新的活力。青年变身“创客”,其所带来的增量足以影响社会各领域,是传统意义上激活市场、解决就业等外部推手所无法比拟的。
然而,创业肯定没那么简单。尽管时下“创业热”正在不断蔓延,一些数据却显示目前创业质量和成功率仍徘徊在低端。很多年轻人想到创业创新,也许热血澎湃,却往往不易找到落地的支点。比如,在农产品创业中曾有年轻人拿着创业计划书描绘愿景:采用“互联网+”,开发一个客户端,实现全国配送。模式或许并不新鲜,更像是京东商城的复制版。不过难免让人担忧他忽略的一个问题:农产品“上网”理论上很简单,生产也不是大问题,然而,如何把果蔬新鲜地送到消费者手中,做起来并不容易。
模仿创意不难,但要成功却会难上加难,毕竟环境已和别人成功时不同,更何况还可能被诱惑、远景所惑。其实,真正的创业者并不是每天都惊心动魄做决策,更多的时候要忍受住寂寞和歧视。一位曾经的白领今天的“创客”曾说,当初大学毕业工作三年之后,他选择了回到浙江老家开办玫瑰花基地创业。看似是一个再理性不过的决定,却遭到了家人的反对。理由很简单,一个堂堂的大学生“做生意”能有什么出息?直到最近的两三年,他的企业完全盈利且收入不错,才得到了家人的认同。
有人说,互联网时代的青年运动就是创业。中国首个创客空间,上海“新车间”的创始人李大维认为,中国特色的“山寨模式”恰恰是开源创造、微制造和个人制造的未来。对于这一点,我们不得不承认,这是很多年轻“创客”的灵感来源。可是,“创客”文化作为一种青年文化,给创意增值本来就是“创客”文化的内涵之一。这个时候,“创客”仅仅停留在“复制”和“粘贴”层面就显得有些“low”了,“创客”要将自己的兴趣点与大众消费联系在一起。而不是一谈到创新,就满是淘宝味。
“创客”已经成为眼下的热词,但是未来他们的发展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出来,谁也说不清。不过,总理看到了“创客”的魅力、潜力和对未来的价值。那么,社会,就多给予他们创新的帮助;家庭,别给他们这么大的压力;自己,多一些激情、执着和理性。创业不必然成功,但不管成败,都是英雄。